實現願望的神秘奇跡,
掌管風和水、日本國內最古老的神社
諏訪眾神的秘密
諏訪大社上社前宮
諏訪大社,為日本國內1萬間以上的諏訪神社總社(日本稱「總本山」),且只有諏訪大社可稱呼為「大社」。
四大社有上社、下社2部分,分別位於南北2端包圍諏訪湖,且神社分別成對相臨,四社體制在日本也非常罕見(上社本宮、上社前宮、下社春宮、下社秋宮)。
本宮祀奉「建御明方神(Takeminakata)」。「建御明方神」為「諏訪大明神」,也是諏訪眾神裡最親民的一位。為風和水的農業守護神中最有名,水的守護還包括海洋,所以稍有歷史的港口大都有祀奉「建御明方神」的習慣。
此外,前宮所祀奉的「八坂刀賣神(Yasakatome)」為其妻子,所以這對夫婦神也被視為「家庭圓滿之神」。
名稱 | 祀奉神明 | 怎樣的神 |
---|---|---|
上社本宮 | 建御明方神(Takeminakata) | |
上社前宮 | 八坂刀賣神(Yasakatome) | 建御明方神之妻 |
下社春宮 | 建御明方神(Takeminakata) 和八坂刀賣神(Yasakatome) |
|
下社秋宮 | 建御明方神(Takeminakata) 和八坂刀賣神(Yasakatome)、八重事代主神(Yaekotoshironushi) | 建御明方神之兄弟 |
上下社皆沒有神殿
上社以山為信仰主體,將「守屋山」視為「御神山」;秋宮和春宮分別以日本紅豆杉(日語:一位)和杉木為樹木信仰主體,稱「御神木」。
上社本宮境內有處叫「硯岩」的巨石磐座,據說在那裡會有神靈降臨,被視為神聖領域,除神職人員,其他人為禁止進入。
神靈會降臨在石頭上是日本人自古以來的自然信仰。
關於諏訪地區也還流傳不少關於石頭的傳說。
根據鐮倉時代末期的文物「諏訪上社物忌令」記載,「御石神(蛇神)」有時會降臨並且行神蹟奇事。
名稱 | 所在地・傳說 |
---|---|
1.硯石(Suzuriishi) | 上社本宮的拜殿面山側 |
2.御沓石(Okutuishi) | 上社本宮的「一之御柱」後方 |
3.小袋石(Ofukuroishi) | 上社前宮的山手標高880m附近、磯並社的上方附近 |
4.兒御石(Kodamaishi) | 兒玉石神社境內 |
5.御座石(Gozaiishi) | 上社本宮境內 |
6.龜石(Kameishi) | 高島城 |
7.蛙石(Kaeruishi) | 上社本宮拜殿「神居」裡的大石,也有一說是在宮境內的「蓮池」中 |
下社奉祀建御明方神(Takeminakata)和八坂刀賣神(Yasakatome),雖然奉祀兩神,但八坂刀賣神坐鎮春宮和秋宮的期間不同,2~7月坐鎮春宮,8~1月坐鎮秋宮。
8月1日舉行「御船祭」,祭典中「御靈代(Mitamashiro)」神體本尊將乘上船舟,由春宮渡送至秋宮。
船舟以被視為雜木的青柴製成,故船舟又被稱為「柴舟(Shibafune)」, 重5噸、長8.1公尺、寬4.3公尺、高3.2公尺。加上貫穿船身的扛抬用木棒,總長約12公尺,體積龐大。祭典期間約有數百人的氏子會以列隊行走的方式慶祝祭典。有的氏子扮演「絹姬」、「萬壽姬」等公主、還有以武士為中心的古裝隊伍和騎馬列隊等。隊伍長達2公里、進行時間約3小時。
除了「御柱祭」之外,「御船祭」是下社最大的祭典。
7月31日會同時舉行「御船祭」和「宵祭」。2月1日舉行「遷座祭(Senzasai)」,祭典期間神主的行列以嚴肅安靜的方式進行,因此也有人稱此祭典為「こっそり祭り(意:安靜神秘的祭典)」。
名稱 | 日程 | 場所 | 路線 |
---|---|---|---|
遷座祭 | 2月1日 | 秋宮 | 大社通→友之町→魁町→大門通→春宮 |
御船祭 | 8月1日 | 春宮 | 下馬橋→春宮大門→大社通→八幡坂→太鼓橋→秋宮 |
建御明方神(Takeminakata)為支配地上一切的大國主命(Ookuninushi)的兒子。
據「古事記」的記載,健御雷神(Takemikazuchi)向大國主命(Ookuninushi)命令地說「把國度交出來吧」,同時被大國主命的兒子建御明方神聽見,後來大國主命的兒子也進一步與健御雷神交涉了起來。
但最終兒子建御明方神戰敗,之後逃往諏訪之海。
接著向健御雷神求饒說「我就把日本國土全讓給在高天原的眾神」並約定不離開諏訪這地,因此也成了諏訪的神明。
可得到的好處 | 所在地・傳說 |
---|---|
所願成就.祈願勝利 | 建御明方神(Takeminakata)有超越困難的勇氣和力量。所以向祂祈求也可以心想事成。 |
開運招福.商業繁盛 | 諏訪大社守住水和風,象徵掌握豐產豐收的能力。因著可以興旺狩獵、農業、產業,商業貿易也因此繁榮。 |
夫婦圓滿.戀愛成就 | 八坂刀賣神(Yasakatome)生了13個子神,因此又象徵夫婦圓滿和子孫滿堂。戀愛成就和緣結也很靈驗。 |
消災、除難、長壽、事業成就、藝能、職業、技術、交通安全
曾經建御明方神(Takeminakata)和八坂刀賣神(Yasakatome)因為吵架而分開,生氣的八坂刀賣神因此到下社。也就是所謂分居的意思。雖然如此,建御明方神還是會在夜裡悄悄地渡湖去拜訪妻子八坂刀賣神。
諏訪湖在冬天時會因為湖面結冰產生龜裂的現象,這現象也被稱為「御神渡」。御神渡現象也被視為建御明方神和八坂刀賣神相會的證據,這傳說仍流傳至今。
青銅的鳥居(秋宮) | 神樂殿前青銅製的狛犬體長1.7公尺。為日本第一大。 |
---|---|
緣結之杉(春宮) | 杉木的樹身看起來為2株,但樹根其實是再一起,因此被稱為緣結之杉。據說夫婦到此一訪後關係會更加深厚。 |
小石子(秋宮) | 參集殿的入口有小石子的結塊,小石子一詞也出現在日本國歌「君が代」的歌詞中。 小石子經過幾萬年的成長終於長成岩石。意味著努力將會有著於成長。 |
根入杉(秋宮) | 樹齡700年,據說杉樹半夜會打呼。傳說中飲用熬煮杉葉後的水可以達到安眠的功效。 |
御神湯的御手水舍(秋宮) | 手水舍的湯口為龍神傳說中的龍口。流出來的水為溫泉,不僅有淨化功效,還有溫暖身心的功效。 |
大標繩(秋宮) | 標示聖域、驅邪、招神的大標繩,大小和出雲大社的標繩相同,為日本第一。不同的是,諏訪大社為由右捲起,有防止不淨之物入侵之意。反之出雲大社為由左捲起,有封住不淨之物之意。 |
至今仍是個謎···
武田信玄 水中墓傳說
傳說武田信玄的遺體就沈在諏訪湖裡。
武田信玄曾在遺言裡說道「即使我死了也要守住這秘密3年,然後將我的屍骸穿上盔甲沈入諏訪湖」。武田信玄的話也記載在歷史資料「甲陽軍艦」裡。
也有一說是挖到金礦後的信玄埋藏在金堆之中,死後黃金連同屍體一同沈到湖裡。
1986年日本的國土地理院曾做過調查,曾經探測到湖底有著一邊25公尺的菱形,發現到被認為不是自然所形成的菱形也成為當時的話題。雖然當時還想深究調查,但因湖底爛泥過多,調查計畫也因此打住,至今傳說依舊是個無解的謎。
下社秋宮 上午4點 / 上社本宮 上午8點
年月日之初的元旦早晨舉行的祭典。為祈求皇室繁榮、國家隆昌、世界和平和一年新的開始。
下社秋宮 上午8點30分
妃神由上社遷到下社時,將綿球沾上湧出的溫泉做成湯玉帶至下社供奉。相傳現今溫泉湧出的地方就是當初湯玉供奉的地方。因此,那裡湧出的溫泉也被稱為「綿之湯」,也被視為下諏訪宿的靈泉,也和綿之湯的神事有關。
下社春宮 下社春宮14日傍晚起
小正月期間舉行的年度占卜,從1月14日的傍晚舉行到隔天1月15日的早晨才會結束。會以火鑽(Hikiri)傳統的方式生火,再用大鍋炊煮白米、紅豆、蘆葦。隔天15日早晨將大鍋移至神明前祝禱,祝禱後將蘆葦劈開,並視蘆葦內紅豆粥殘留的情況作為43種農作物收成吉凶的占卜依據。
神官會向根入杉的方向發射鳴矢。將射過的鳴矢拾起後,可得一年的平安。
下社秋宮~春宮 下午1點
諏訪大社每半年會遷移神座一次,這是自古以來沿襲的祭祀傳統。此外,以楊柳製成祭祀用的玉串是諏訪大社獨特的風俗習慣,玉串採用春天最先萌芽的楊柳枝條。2月1日的會由秋宮遷座至春宮、8月1日會再遷座回秋宮。
下社春宮・秋宮 下午1點30分
節分也被稱為驅邪儀式,以丟撒豆子驅鬼消災。節分祭會先在春宮進行撒豆和丟寶(宝投げTkaranage),接著在秋宮舉行ㄧ樣的活動。
下社春宮 下午2點 / 上社本宮 上午10點
追憶神武天皇建國的聖業、和日本的繁榮與世界和平的祈求祭典。
下社春宮 上午10點 / 上社本宮 3月17日上午10點
日語裡「年」又指穀物,特別是指稻子成熟的時候。在春天開始之際,除了向神明祈求今年五穀豐收之外,也同時會祈求皇室昌隆和國泰民安。
春宮境內
春宮境內將於期間展示50盆以上的開花的菖蒲盆栽。
下午4點左右
下社的御田植祭也被稱作御作田社祭,祭典會在神社境內的齋田舉行。神職人員會先舉行田遊神事和巫女跳田舞的式後,再由身穿白服的氏子的代表進行種田儀式。待1個月後的8月1日,會將御作田裡所種的稻子獻與諏訪大神,那時獻上的稻子稱為「早稻(Wase)」。
下午4點左右
春宮的清流砥川(Togawa)旁的浮島社(Ukishimasya)奉祀祓戶大神(Harahedonoookami)。
祭典期間會在神社前擺設以芒草(日語:茅(kaya))所製成的茅輪(Chinowa),儀式進行時會穿繞茅輪,之後會將象徵託付罪和污穢的紙製人形(Hitogata)丟入河川或海洋,象徵除去這半年的罪虐。茅輪雖用於浮島社祭,但不論是誰都可以穿繞茅輪。
下社秋宮.春宮 下午1點
將2月1日時遷至春宮的御靈代(Mitamashiro)再次遷移至秋宮。祭典中會先舉行遷座祭,之後會接著到秋宮舉行例大祭。遷座祭舉行時,會以列隊行走的方式進行。列隊其中會有負責區域(御頭鄉)的氏子數百人拖曳乘載著老翁和老嫗人偶的青柴製船舟前往秋宮。柴舟拖曳至秋宮後,還需繞行神樂殿3圈,最後待神事相撲三番的儀式結束再燒完老翁和老嫗的人偶後,才算整個祭典的結束。
此遷座祭的俗稱為「御舟祭」,至明治中期前皆由裸身的年輕人搬運,因此祭典又被稱為「諏訪裸祭」。祭典源自神社的2神明在諏訪湖上周遊的故事,藉著這祭典,古老的傳說流傳至今。
下社.上社
上下兩射各自有御射山社。上社的御射山社位在八岳山麓的富士見高原;下社的原本在霧峰高原,江戶時代初期以後遷移至下諏訪町武居的山中。自古以來在御射山的祭典非常的隆重,通常神官社人需要聚集在一起3天,期間住進芒草搭建的簡易小屋(又稱為「穗屋」)並在那裡侍奉神明,此外鐮倉幕府時期還曾招集日本全國的武將在此比武,展演給神明看。這祭典又被稱為「穗屋祭」,也在日本國各地的諏訪分社奉為諏訪祭的例行祭典。近年來祭典廣傳並演變為原山樣的庶民祭典,為祈求農作豐收和2歲孩童的健康、還有消災祈福的祭典,祭典儀式時會披戴帶穗的芒草。祭典期間還會在河川舉行放生活動,以前放生鰻魚,現今則是放生泥鰍。此外,祭典期間還有吃安倍川餅(Abekawamochi)的習慣。
下社秋宮 下午2點 / 上社本宮 上午10點
神嚐祭是每年10月17日會在伊勢神宮舉行的收穫祭。現今的日本皇室也會在皇居內舉行同樣的奉齋祭典,祭典時會在皇居內的水田栽種稻子,之後再將初熟的稻子和日本全國各地農家獻上的初穀集結並供奉皇祖。諏訪大社也會在這一天舉行祭典。
秋宮境內
境內會有奉納擺設精心栽培的菊花,美麗的菊花和菊花散發岀的香氣都很值得欣賞感受。
下社秋宮 下午2點 / 上社本宮 上午10點
此祭典為紀念明治天皇,其在位期間在位約46年常為國家和國民著想、盡力實現世界和平,後世便為此舉辦景仰洪恩的祭典。
女孩7歲.男孩5歲.男孩女孩3歲(根據地區不同,有地方上的差異)時,在神明前舉行的人生儀式之一。這儀式的起源,也和成為氏子的風俗習慣有關,被視為成人式前第一階段的儀式。透過參拜氏神,會得到氏神的守護,同時也是得到地域社會認同的儀式。
下社秋宮 上午10點 / 上社本宮 11月23日上午10時
新嘗祭為慶祝豐收的大祭。祭典時會在神明前供奉新穀、感謝豐收。
和春天的祈年祭一樣,從皇居到全國神社都會舉行的祭典。
現今在位天皇的生日。為祈求天皇長壽、皇室隆盛和世界和平的祭典。
下社秋宮 下午4點 / 上社本宮 下午2點
分別於6月30日和12月31日這兩日舉行。為除去平日無意間犯下的罪污、清淨身心的儀式祭典。
大祓式後接續舉行的祭典
31日傍晚舉行,為全年各種祭典的完成、向神明獻上ㄧ整年最後感謝的祭典。
通稱「御柱祭(Onnbashirasai)」
諏訪大社的祭典之中,僅在寅年(虎年)和申年(猴年)的4.5月舉行的大型祭典。
祭典期間會替換社殿四角落的大型立木又稱「御柱」。祭典的起源非常遠久,從平安時代初期的桓武天皇開始全力支持信濃國,為節省經費全力支持,當時還經歷過一段時期禁止舉辦元服式(貴族男子的成年式)和婚禮、家屋的新建和改建。現今御寶殿(Gohouden)的營運持續由諏訪地方有著共同信仰的氏子約20萬人奉獻著,氏子不分男女老少。「御柱」的材料為樅木(Momi),且在祭典的前3年開始選定樹木並作準備,選定後會先從2個地方拖出伐木至神社,一個是距上社25公里的八岳山的半山腰、另一個是距下社約10公里的八島高原附近。選出的「御柱」尺寸頗大,樹胸圍約3公尺、長約16公尺、重達12、3噸,拖曳時會由2~3千人的人力邊唱著拖木歌邊搬運御柱。搬運御柱時不使用台車或滾動的方式移動,而是採用人力拖運,算是非常原始的祭典。搬運途中會經過陡坡、橫渡河川,過程驚險粗獷但沒有人受傷,是這個祭典勇壯又不可思議的地方。御柱祭正式舉行的前一年會將舊的御柱作更換準備,待祭典日期將近時,會以人力拉繩的方式拉倒舊的御柱。之後會將新的御柱從林地裡拖運出來,拖運分2階段,「山出(山出し Yamadashi)」和「里曳(里曳き Satohiki)」,下社的「山出」在4月上旬、「里曳」在5月上旬,2場過程皆需花費3天的時間進行。
此外,秋天時各區的神社(又稱「小宮」)也會舉行個別的御柱祭,祭典期間熱鬧非凡。